第一四五章 杀尽江南百万兵,匣中宝剑血犹腥
书迷正在阅读:这太子妃不当也罢、修士家族、娱乐圈简史、杂七杂八同人文、再次堕入深渊、小猫咪的发情期、仙王、BL《暮色行光:这光,可能是我撩来的!》「※本作品未来章节将包含限制级内容,请斟酌阅读。」目前暂时固、被师弟炼成傀儡后我无敌了
赵南星是冲锋在前的,顾宪成是幕后军师,闹大后薛敷教,顾允成上阵,最后斗争白热化了高攀龙,安希范登场,东林八君子五个都在这场斗争中上阵然后因此被罢官,还包括东林三君里面两个。他们被罢官后借着这场斗争的名气和心中的不忿,开始在各自家乡广收门徒,摆出指点江山姿态抨击朝廷,一时间成为南直隶士子心中的偶像。 最后干脆把实际上很古老的东林书院重建作为大本营。 然后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间,靠着他们科举上的才能,对八股文的钻研,逐渐培养起大批门徒考中进入官场。 常州,苏州,松江三府本来就科举重地。 明朝近三百年总共出两万多进士,这三府加起来就有两千多,至于三甲就更可怕了,几乎每一科这三府都得出一两个,而后期随着同盟军的扩大,尤其是邹元标为首的江西集团,再加上南直隶的全面加入,浙江的部分加入,这个集团实际上控制了大明超过四分之一的进士产量。 科举时代,哪个地方有发言权看什么? 不就是看进士产量吗? 为什么辽东永远没有发言权? 整个明朝期间辽东总共出了六十来个进士,不一定能赶上这三府多的时候一科的,这样的地方有什么发言权? 一个控制四分之一进士产量的集团…… 如果皇帝没有足够的能力,不懂用规则之外的手段,那真就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。 不过现在东林党还只是雏形阶段。 但这次刺